从未如此追剧,在这个由而立不立到不惑而惑的十年里。
每一集的开始,那漫天的星辰,在“滂沱大雨里”,不唯有“不念过去、不畏将来”的生命之言,更有插曲唱到的一般“小心翼翼”。
好几次,对着屏幕落泪;更颇有几集,让人产生超强的代入感,心下翻腾,唏嘘不已。
林林总总,到底是人生如戏,还是戏如人生?
抑或,人生胜戏?
能够回想起来的,高考前追过《三国演义》,婚后追过《步步惊心》,再就是热闹紧凑的美剧了。而只有当下的这部《我的前半生》,几乎让我每一集都舍不得错过哪怕一句对白!
42集过去了,终于结束了,而我,该从哪里说起?
通观全剧,没有人,是真正洒脱的。如果勉强说有,老卓算是一个,但他到底情归何处终究没有交待。老卓是真正的过来人,真正的旁观者清。说而不破,老练第一。
结局差强人意的,也只有子群和白光了,好歹在折腾一番之后又重归于好。也许他们两个是最普通的爱情、最普通婚姻生活的缩影。很多家庭,打打闹闹一辈子,有苦恼,但未必不幸福。只不过这种幸福可能是那些心灵鸡汤的写手们所不能理解的那一种吧。
主角有三,罗子君第一,贺涵第二,唐晶第三。
先说唐晶。应该说,她的确是最爱贺涵的人,比薇薇安,比罗子君都爱得深、爱得长久,最终也恨得最切。但她的爱,是在追赶贺涵的过程中发生的,好强的性格和职场的历练,让她以与贺涵平起平坐为达成爱或可以婚配的标准,不是贺涵不爱她,是她让爱参杂了职业因素,最终贻误了整整十年而错失所爱。她对薇薇安的芥蒂,其实也与此有关。她是生怕自己不够好。
第二说贺涵。
贺涵到底爱不爱唐晶?未走入婚姻前,等了十年,还有人可以说这不是爱么?“世界上只有一个唐晶”,这就是爱的宣言。不过,十年下来,亦师亦友亦爱人的他,从卡曼的案子和唐晶的香港之行,终于发现唐晶不会因为贺涵或她自己而停下早就该停止的脚步,何况其中还有不信任和猜疑。更何况,另一个孺子可教、坚韧上进、更有人格魅力的罗子君出现了……
当贺涵、陈俊生和白光这三个两姐妹的连襟坐在一起喝酒时,自我总结的“装”,固然是一定的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如果爱,请深爱。”这话不需要给贺涵,而是应该说给唐晶。
第三说罗子君。
我羡慕贺涵的成功、坚持、执著,但我更喜欢罗子君。或许是因为贺涵本身几乎没有变化,发生在他身上的事情都可以预料,从而不够丰富?我说不好。但对于罗子君的喜爱,却绝不仅仅限于由她的逆袭所带来的变化和丰富。
虽然我没看过亦舒的原著,有很多人批评说编剧给改得面目全非,但我看了几集之后,就一直在想,亦舒笔下的罗子君,应该也是最“君子”的人。
离婚前,她深爱陈俊生,相信并信守婚姻的承诺,不顾唐晶的开导、警告,也不顾贺涵等一切婚外人士对她的看法,虽然看起来像是一无是处的全职太太,但在爱情和婚姻里面,她一信、二守、三全力以赴——我敬佩她;
离婚后,她坚韧自强,在痛哭和痛苦里,忍受常人不能忍受的辛苦、艰难、屈辱,单身生活时的自立、另谋生计时的自强、面对娘家生活纷纷扰扰时的坚韧和亲情、前夫要求换房时的隐忍大度,这都不是常人、不是普通的女子、甚至也不是一般男子所能做到的——我钦服她;
再爱后,换做常人,面对贺涵这样的成功人士,面对周围亲朋的极力撮合,面对自己内心的剧烈挣扎,最后还能够坚守对闺蜜的底限,可能性应该很小。但罗子君做到了。她宁愿自我“发配”到广东,再接受一次苦行僧般的磨难——我由衷地拜服她。
剧中的罗子君,生活中的马伊俐,瘦弱的身躯、不很漂亮的外表,并不给她们加分很多。但是,人格的魅力却十分突出。无论男女,只有魅力,才会产生最持久的吸引。魅力,不只来自于外表和谈吐,更来自于思想和心灵。
插曲《小心翼翼》里有云:承诺,渐渐变得无所谓……借口,开始麻木疲惫……
插曲《不熄灯的游乐场》里有云:所有的苦与甜都不曾遗忘,在梦里发着光……不熄灯的游乐场,总有一人先遗忘……
插曲《Makes Me Feeling Young Again》里有云:什么时候,我开始等候电话那头的声音……
插曲《You and I》里有云:你和我,是如何走到这路的尽头?
插曲《When I See You There》里有云:我在这里数着、等着……等着你终于走向我的那一天……
马伊俐曾引用佛家话语说道: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按目前国人的平均寿命看,我的人生已经过半了,我的前半生已经离我而去。若再短寿些,我的后半生也剩的越发少了。
这后半生,该如何过,是个大问题。
愿与所有处于中年危机的朋友们同问。
但,答案,却只能各自去寻找……
于我,无论是怎样的答案,都需要牢记这生命之言:
不畏将来!